<
t1b6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寒门状元 > 第二〇八五章 当众表态
    沈溪没有勉强苏通,二人又说了一些关于会试的事情,等话题深入时苏通才暴露意图:“之前迟公子说梁大学士和靳学士一起主持这次会试,但朝廷到现在都没放任何风声出来,事情究竟有没有定下?”

    沈溪心想:“会试之事,应是昨日朝会议题,不想君臣不和,这件事才未定案,也就没办法对外公布……不过,本来会试主考官、同考官也不需早早便发布,保持足够的神秘,至少可以避免私相授受的情况发生。”

    沈溪道:“不管谁来担任主考官,苏兄和郑兄好好准备就是,朝中选拔出来的主考官,才学和能力毋庸置疑,一定能够检验出考生的真实水平。”

    “唉!”

    苏通重重地叹了口气,“沈大人说的是,主考官不出意外,便是在几个大学士和翰林学士中选拔,他们学问摆在那儿,自然不会出现偏差……可在下和郑兄学问稀疏平常,能通过乡试更多是迎合主考官的文风,所以想早点儿确定主考官,揣摩其喜好……对了,不知兵部现在是否缺少打杂的官员?在下希望会试后能到兵部,跟随沈大人做事……”

    苏通说到最后,似乎对今年的会试已失去信心,对进兵部当个微末小官的兴趣倒是大增。

    沈溪道:“苏兄不想外放到地方?”

    “外放之途……太过艰辛,像贵州、云南等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倒是有官缺,可穷山恶水出刁民,民众稍有不满就围攻官衙,日子难熬啊!而富裕点的地方,县令很是紧俏,举人履任充其量做个县丞、主簿或教谕,到时上下都有制约,不如留在京城,好歹能得到沈大人的照应不是?”

    苏通已想明白自己未来做官的方向,“再者,在下于京城生活多年,对这里的环境已基本适应,不想再瞎折腾,先混点儿资历,若是能在兵部内部获得升迁,将来就有机会外放地方做知县,最好是咱们汀州府的知县,如此才不至于处处受到制约。”

    沈溪点了点头,明白苏通的苦衷。

    到地方上当官,举人基本都是衙门里的二三把手甚至更低的存在,上面不但有知县制约,就连同级也有很多人争名夺利,暗箭无数,完全不及留在京城当官自在……京官到地方,见官大三级,朝中有人,肯定想在京城混个差事。

    只有在兵部熬到有资格外放知县,甚至担任更高品阶的官位,苏通才会主动寻求外放,那时主政一方也有油水捞。

    沈溪点头:“那回头我给你看看,寻个什么差事才好,不过要先问过吏部,每年到吏部考核的官员可不少……”

    苏通连连点头:“在下明白,那些好的官缺,自然会有进士出身的人补位,若有那种进士看不上眼的……微末小官,沈大人记得给在下留着便可……感激不尽!”

    苏通知道,朝廷没有放到实缺的二甲、三甲进士不胜枚举,这些人在京城担任观政进士,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得到实缺,为此也是拼命走关系。

    他明白沈溪这里必然是那些进士们向往的门第,可惜的是没有门路,怎么都进不来,反倒是沈溪承诺给他放实缺。

    虽然这实缺,未必有那些进士得到的位置来得风光和重要,但怎么说也是兵部尚书亲自走动得到的,意义截然不同,上下级看他的眼光肯定也不同,将来升迁的机会大增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成为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的上级。

    只要朝中有人,举人并不比进士差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紫禁城,大臣们又早早聚集到了文华殿偏殿。

    等候入见君王时,众人都三三两两凑在一起说事,这次朝会比昨日来的人更多,甚至还包括勋贵和五军都督府的大员,除了几个国公外,国丈夏儒、寿宁侯张鹤龄赫然在列。

    因张延龄落罪,没有资格出席今日朝会。

    谢迁作为首辅,昨日又是因他引发君臣纠纷,今天朝会正式召开前,谢迁自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。

    众大臣不管跟谢迁是否有关系,都自觉地过来跟他打声招呼,再有意无意地谈上几句,表达出支持的意思,顺带试探一下口风。

    人们都怕谢迁又乱来,有昨日的事情作参照,谁都知道跟蛮横的少年天子是没道理可讲的,希望谢迁别那么执拗。他们为了自己的声望必须要站在谢迁这边,但若因此挨打,那就太过冤枉了。

    谢迁自然不会认为这些人乃是真心实意帮自己,昨日就连何鉴都打起了退堂鼓,谢迁更觉得满朝官员都是墙头草。

    何鉴很识相,跟谢迁打过招呼,就去与其他人扯圈子闲谈去了,谢迁身旁只有梁储和杨廷和两位阁臣,就算不时有人过来寒暄,也是短短几句便走,一点儿人气都没有,谢迁看到后心里很郁闷。

    谢迁侧首问杨廷和:“介夫,可有沈之厚的消息?他伤情如何,能否来参加今日朝会?”

    杨廷和有些莫名其妙:“谢阁老之前未派人去问过?本以为您老会派人,我等并未留心,毕竟这两日内阁事务繁忙,我跟叔厚都早出晚归……”

    杨廷和跟梁储都是聪明人,现在沈溪跟谢迁间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,说白了两人就是争夺朝堂的控制权。

    从表面上看,谢迁这个首辅占据绝对主动,因为他拥有票拟大权,也就是说基本上所有朝事他都可以一言而决,但沈溪却因为有皇帝眷顾,同时牢牢地控制军队,使得兵部属于不可控因素。

    另外,沈溪还通过朱厚照,反过来影响司礼监和内阁的决策,使其在对抗中并未落于下风。

    杨廷和跟梁储都有自知之明,不敢贸然加入战团,而是选择当中立派,看似支持谢迁,可一旦有什么变化,比如朱厚照主动跳出来为沈溪争权夺利,他们会立即逃避,甘做墙头草,两边都不帮。

    谢迁的目光一直留意门口,等临近午时,差不多文武大臣到齐了,甚至连兵部侍郎陆完和王敞都到了,依然不见沈溪的身影。

    谢迁叫人来问过,得到的消息是沈溪没说来,也没说不来。

    何鉴到窗前看了看天色,然后来到谢迁身边,问道:“于乔,时候差不多到了,为何不见乾清宫那边派人来传话?”

    谢迁黑着脸:“朝会举行时间延迟,以前少了吗?多等等吧!”

    显然谢迁不太想就朝会本身说太多,何鉴看出来了,谢老儿是在等沈溪到来,以便当面质问。他不想长久面对谢迁这张冷面孔,幽幽叹了口气,便过去跟张懋等军方的人打招呼,而大臣们该问候的已经来过了,自觉地跟谢迁保持距离,堂堂首辅居然形单影只,无人问津。

    等午时过去,朝臣们出去上过几趟茅厕,乾清宫仍旧没人前来传话,谢迁开始琢磨是否找张苑问一下情况。

    “看来那小子不会来了!”

    谢迁叫太监去问张苑,这边又开始想事情,看看天色不早,笃定沈溪当天不会出席朝会……既然昨天主动选择回避,今日再回避似乎是顺理成章之事。

    谢迁心里有些懊恼:“这小子跟陛下出了那么多损主意,把文臣得罪了遍,也不知他是如何想的,难道他真不在乎民间清议?非要让自己落得个万人唾弃的悲惨下场,才肯善罢甘休?”

    但转念一想,谢迁心里舒服多了,“被人摒弃,意味着他在朝中再无奥援,也就不可能再整出什么幺蛾子来……除非他跟刘瑾一样权倾朝野,否则伴随着他的声望一落千丈,在朝的日子恐怕屈指可数!”

    想到这里,谢迁觉得很解气,好像自己做了什么了不起事情,眉眼慢慢舒展开了……

    可就在谢迁以为某人不会来的时候,沈溪却姗姗来迟。

    沈溪来得很低调,进文华殿偏殿门口时,甚至没人留意他,毕竟这会儿已过午时,照理说朝会应开始,不会再有人前来,再加上官员不时外出上茅厕,还有太监进进出出,所以沈溪的到来并未引发太多关注。

    “沈大人来了……”

    等沈溪入殿,没走上两步,终于被附近的官员发现,立马有人过去打招呼……正是发现后面人群开始聚集,谢迁找人一打听,才知道沈溪来了。

    “这小子……”

    谢迁顿时气不打一处来,当即就要站起来要找沈溪当面对质,却发现情况有些不太对劲……沈溪身边前呼后拥,文臣武将都跑过去问候,场面比起刚才官员们向他这个首辅打招呼时大多了。

    谢迁心里纳闷儿:“武将的行为倒可以理解,文官们是怎么回事?经历昨日朝会上的羞辱,难道他们看不出这小子在陛下跟前挑唆?就不憎恨他?还是说,这些人只是想问询下情况?”

    因为过去溜须拍马的人太多,谢迁不好意思往前凑,不然倒显得他这个首辅分量不足。

    就在沈溪身边里三层外三层围得密密麻麻时,何鉴从张懋身边过来,呶呶嘴道:“于乔,你看,之厚不是来了吗?”

    谢迁黑着脸:“哼,他还有脸来!”

    只是一句话,没有多余赘述,就让何鉴看出谢迁对沈溪积压多时的怨恨和不屑,他暗自叹了口气,问道:“于乔不过去问个明白?昨日之事,未必便是之厚进言的结果。”

    “不是他还有旁人?”

    谢迁瞪着何鉴,好似在威胁对方,不能跟他持不同的立场。

    谢迁回到座位坐下,觉得就算这中间真有什么误会,也应该是沈溪过来跟他解释,而不是他主动跟沈溪照面。

    但沈溪那边人实在太多了,每个人哪怕寒暄一会儿,累积起来时间也相当可观,根本没办法过来跟谢迁打招呼。

    何鉴看这架势有些尴尬,苦笑一声,再次摇摇头,然后又往张懋那边去了,走出几步却惊讶地发现张懋也往沈溪那边凑了过去,只得停下脚步。

    谢迁心烦不已,看着人一拨拨往沈溪身边汇拢,越发费解:“这些人不应该对这小子恨之入骨吗?为何他身边一堆人有说有笑?他们之前来见老夫时,可没见他们有如此好心情。”

    以谢迁老古董的心态,根本理解不了为何这些人会有如此举动,更不会用心去揣摩,这些人到底是恨他多一点,还是恨沈溪多一点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不过去?”

    谢迁见何鉴转身回来,不由板着脸问了一句。

    何鉴叹道:“于乔你都不过去,我这把老骨头去作何?难道当众撕破脸质问之厚?这些话,还是留着你们老少二人私下里说吧。”

    谢迁的呼吸声越来越急促,显然很不爽,怒火郁积于心,觉得何鉴这番话是有意呛他。

    那边沈溪终于跟众大臣打完招呼,连勋贵和五军都督府的将领也都见过,这才有心思找寻谢迁的踪迹,然后过去恭敬行礼。

    刚才一大堆人围着沈溪,可当他们发现沈溪是往谢迁身前走时,自觉地避开了。

    跟随沈溪一起过来的,寥寥无几,其中便有张懋和夏儒。

    沈溪上前,恭敬行礼:“见过谢阁老。”

    谢迁坐在那儿,好像是被人贺寿一样,双手扶着椅子的扶手,突然轻哼:“瞧瞧你最近做了什么好事!”

    场面瞬间冻结,就连远处说话的人也都缄口不语,所有人都看着这边,想弄清楚沈溪和谢迁的冲突会发展至何模样,而旁边那些有一定资历的人不想出来说话,没资历的人更是自觉后退几步,担心殃及池鱼。

    张懋笑呵呵打破近乎凝固的氛围,笑道:“于乔,刚才老朽问过之厚,近来陛下并未找他说及出兵之事……”

    “他的话你也听?”

    谢迁气呼呼说了一句,等看到张懋脸色变得尴尬,才意识到自己没资格向张懋这个四朝元老吼叫,但他没有道歉,黑着脸道,“陛下昨日突然就出兵的问题大发雷霆,甚至要对劝谏的大臣施加杖刑,这件事你敢说不知?”

    沈溪语气淡然:“在下的确不知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

    现场突然传来一阵齐刷刷的会意声,不管沈溪说的是真是假,至少大多数文臣都愿意采信,在他们看来,那更像是朱厚照的一次恶意刁难,毕竟朱厚照平时做的荒唐事多不胜数,绝大多数都跟沈溪无关。

    至于沈溪不出席朝会,很多人看来再正常不过,因为谁都知道沈溪被张延龄派去的人刺伤,那是年前发生的事,沈溪这么快便能出现在这里,在他们看来恢复速度已足够让人吃惊了。

    谢迁没料到沈溪如此爽快地矢口否认,不由瞠目结舌。

    何鉴出来说和:“既然知道是个误会,那咱们还纠缠不休作何?料想之厚不会向陛下进此等谗言。出兵之事既然没定下,回头再商议便是。”

    谢迁瞪了何鉴一眼,似乎在怪他多嘴,稍后他咳嗽一声,慢慢地站了起来,在所有人注视下,打量着沈溪:

    “沈之厚,老夫就信你之前所言,但你现在必须当着群臣的面,说说对于出兵,你究竟持何态度!你若继续坚持的话,老夫跟你势不两立!你更是跟满朝文武作对!”

    谢迁不是吃素的,他知道怎么把握分寸,尤其是围绕着沈溪主战的态度来做文章,藉此拉拢大多数大臣。

    私下里他跟沈溪商议出兵之事,已被明确拒绝多回,而这次他却趁着朝会前的空暇,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问题摆出来,让沈溪难堪。